Director ' s Planning File (1)
from: SWITCH PUBLISHING
SWITCH 2012年三月特集 , 訪問了六位暢銷又有話題作品的日本電影新生代導演 .
觀看六位的背景,大多自學生時代做過學生獨立製片或大學畢業後進入拍攝現場從導演組一歩一歩打穩基礎坐起.
而成為電影導演的他們 , 是如何企劃一部可以(送給)觀眾的電影作品呢 ?
File 1 : 大友 啟史 (OTOMO KEISHI )
A:自己別陷下去 . 別人的視線要珍惜
電視節目若不好看 , 簡單就可轉台. 而為了 ( 要看到最後 ) , 很重要的是 不要一個人說大話 .
所以從企劃到最後完成階段 ,要持續的問著從他人視線看到自己所做的(這樣真的可行嗎?)
B:探尋社會觀點與表現的接點為何 , 在那決勝負
(略) 企劃的真髓在於進入時代本質之中 . 但單純表現社會觀點是無法傳達 ,
所以需要慎重去探尋(社會的主題)與(表現的接點)
C:拍攝的人感受不到的並非宿命
劇組的每一個人在片場一定要有感受,才有能力做出傳達給觀眾的(強烈畫面).
在片場與導演一樣抱有相同熱情的有幾人呢?這就是為何在片場會集合了許多感情豐富的年輕工作人員.
D:目標不在普遍性,要拍有關生存的電影
在NHK服務時的大友導演,學習到社會報導的觀察視點.現在為何主角這個人?這個人與社會又是如何生活共存?
傳達那個人的心聲,讓製作的人與觀看的人有個新的視野,思考著活在當下的有趣性.聯繫著繼續想創作的意願.
E:當瓶頸剝奪內心瞬間時,就做娛樂性高的作品
大友導演的導戲是讓演員的感性自由發揮.他認為這樣可以超越導演的想像,背叛劇本的瞬間,壓倒性的找到新的相遇.
這必須要放入僅有一個的片場.所謂的娛樂性高作品,(傳達)的可否性成了重要因素.
大友 啟史:1966年日本岩手縣出生
1990年入NHK電視台服務(在東京服務階段以連續劇製作為主)
1997年赴美洛杉磯留學,學習好莱塢映像製作
歸國後協助作品有(HAGETAKA)(白洲次郎)(龍馬傳)
2011年獨立 keishiotomo.com